港攝影師作品連登NASA 細心最關鍵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4/14 19:46

最後更新: 2016/04/15 10:41

分享:

分享:

相片來源:NASA

本地「龍友」衝出國際,80後天文攝影愛好者李俊康的作品兩度登上美國太空總署(NASA)的「每日一圖」,其中「UFO雲」早前獲媒體廣泛報道。這位金融才俊自言獲青睞的並非過人攝影技術,而是一顆留意身邊事物的心,以及對天文的狂熱。

Alfred在2009年拍攝的日偏食照片已首次獲NASA採用。

有人對頭上的一片天習以為常,亦有人為之而狂熱。從事銀行業的李俊康(Alfred)早前在馬鞍山拍攝俗稱「UFO雲」的莢狀雲,獲NASA採用,刊登在網站「每日一圖」上,是他自09年拍攝的日偏食照片後,第二次有作品獲NASA採用。

傻瓜機攝美麗銀河 一試愛上

Alfred說,讀大學前已對天文有興趣,2008年在美國交流期間到大峽谷旅行,抬頭望見一片燦爛星河,用手中的「傻瓜機」按下快門,自此迷上了攝影。2009年Alfred返港,買了第一部單反相機,1、2個月後香港出現日偏食,他在太古廣場2期的辦公室利用外牆反射效果拍下一組特別的照片,之後放上天文討論區,網友鼓勵他寄給NASA,他便「膽粗粗」傳給「每日一圖」的編輯,結果獲採用。

明年將赴大峽谷 再追逐日食

當今世代,要獲青睞是否一定要有好的「package」?Alfred的成功卻與好裝備無關,留心身邊事物、懂得抓住機會反而更重要。Alfred指,自己的照片獲NASA採用並非因為攝影技巧高超,又強調自己並非發燒龍友,2009年至今只花了2萬、3萬元買攝影器材。他說:

運氣好重要,而且要知道相關的天文知識,香港人生活壓力大,希望我的照片能令人留意身邊的有趣事物。

雖然他自稱並非攝影發燒友,但對天文現象卻十分狂熱,3月初更請大假,帶病到印尼拍攝日全食。他自言對日食特別有興趣,一年前在NASA網站見到印尼日全食的資料,為了用鏡頭追逐這1分40秒的奇景,他花了1年時間準備,包括找平機票、研究拍攝位置、搜尋當地地標、在腦海中構圖等。日食當日Alfred凌晨4時就去「霸位」,可惜最終天公不造美,等到7時許日食時,卻因為多雲而拍不到,十分遺憾。

但一次失敗沒有令Alfred放棄,他已着手準備明年8月到美國再次拍攝日食,亦希望重遊大峽谷,拍攝那片當年「傻瓜機」未能好好捕捉、卻令他愛上攝影的星空。

全文刊於《晴報

《晴報》facebook

撰文 : 晴報